9月份以來,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,而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感恩節、圣誕節銷售季節供貨不受沖擊,將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我國生產。
+
印度或面臨史上最嚴重經濟收縮
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3日表示,預計印度經濟在本財年(2020—2021)將萎縮10.3%,高于此前預計的4.5%的下滑,原因是新冠肺炎導致的全國封鎖影響了經濟成長。
此前世界銀行7日發布報告稱,印度經濟本財年預計將萎縮9.6%。亞洲開發銀行9月15日發布報告稱,印度經濟本財年萎縮9%。標準普爾全球評級9月14日預測印度增長將萎縮9%;9月8日和11日,惠譽(Fitch)和穆迪(Moody’s)認為印度本財年經濟將萎縮10.5%或11.5%。
印度財政部日前提出第二輪系列經濟刺激計劃。財政部長西塔拉曼表示,為促進節日消費,印度將實施以下系列措施:將向政府部門官員和雇員提供1157.5億盧比的政府津貼,用于擴大非必需品的支出,這一計劃實施的截止時間為2021年3月底;印度邦級政府將獲得1200億盧比的50年免息貸款,用于擴大資本支出;中央政府將增加額外投資2500億盧比,用于道路、供水、國防等基礎設施建設。西塔拉曼指出,這些措施將產生7300億盧比的消費需求。但評級機構穆迪表示,印度財政部實施的第二輪財政刺激政策力度過小,推動經濟復蘇的效應有限。
+
印度紡織訂單回流中國
公開資料顯示,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、全球最大的黃麻產國、全球第二大絲綢生產國、其紗線產能占全球22%。紡織行業占印度出口總收入的15%左右。
印度“危機”爆發已有一段時間。早在今年4月上旬,就有媒體報道,印度多個港口停擺,超5萬個集裝箱滯留。印度棉花加工及出口、棉紗布生產和銷售、服裝、外貿等整個產業鏈受到強烈沖擊。不僅紡服企業開機率大幅下滑、關門增多,而且失業率不斷升高。再加上歐美等采購企業、零售商紛紛大量取消訂單或無限延期裝運,因此形勢正一步步惡化。
眾所周知,紡織行業的訂單一般都是提前一年半載甚至更久都下給企業的,如今疫情停擺開不了工,訂單無法完成,印度的紡織企業只好找其他國家的紡織企業接盤。
中國的紡織業產業鏈非常齊全,中國疫情形勢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好的,企業能夠復工狀況非常好,能夠開足馬力生產,滿足印度企業的訂單需求。不少海外訂單急速從印度等國轉移到國內生產。
+
聽聽商務部怎么說?
有媒體就此問題向商務部外貿司相關負責人提問。商務部回應印度紡織訂單轉到中國是正常市場行為。
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,當前,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,我們真誠希望印度能早日遏制疫情,恢復正常生產生活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,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。疫情對供應端和需求端都造成嚴重沖擊,產業鏈供應鏈同步受阻,中國也經受了同樣的考驗。
李興乾表示,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,面對多樣化市場供給,采購時都會貨比三家,挑選質優價廉又可靠的商家和產品,國際貿易也是如此??鐕驹谌蚍秶鷥日{整訂單生產、國際采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,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。中國也有一些行業和地方的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市場生產。
他指出,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,率先實現復工復產,有力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,支撐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。中國始終堅持與世界各國互利互惠合作,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,將盡己所能為推動世界經濟貿易早日重現繁榮作出更多貢獻。
業內人士認為,在10月雙節、雙十一、“冷冬”等因素刺激下,伴隨消費持續升溫,紡織服裝行業有望迎來旺季行情。